琅华道:“这是大人在京为御史时,写的救荒措施,不论大齐遇到什么灾害,都可以用此应对,兄长在京都时看过这本书,觉得大人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,所以才会相信杭大人去查唐彬。”
这是他所写,但是却没能被朝廷接纳,吏部和礼部说他所写的《救荒论》与《周礼》的记载大同小异,不过想要借此搏名。
“杭大人,”琅华道,“现在朝廷认定您是畏罪潜逃,真定城里已经下发追捕的文书,这些百姓是被唐彬等人利用了,我也不会骗您,因为您已经没有什么可让人骗的了,只要遇到官兵,就会被抓入狱,也许案卷带了刑部不用过审就会被定罪。”
“而且,”琅华看向赵三,“我们才到真定,都能找到你们,朝廷如果大张旗鼓地搜捕,你们恐怕很难逃脱。”
赵三有些不服,他们本来是很小心的,要不是看上了这些货物,哪里会被他们捉个正着,朝廷总不会那货物来骗他们。
杭庭之叹口气:“都怪我没有事先防范,还以为有荣国公在,朝廷没有定案之前,他们不会无法无天,我倒是忘记了,唐彬身后有庄王有太后的支持。”
赵三道:“那现在怎么办?若不然我去投案,与他们说清楚,大人是我绑来的,绝不是畏罪潜逃。”
琅华摇摇头,唐彬的手下怎么可能给赵三辩驳的机会,就算是案子落在其他人手中,审案的人也只会认为,杭庭之是在朝廷抓捕下走投无路才会回到真定。
杭庭之向琅华一拜:“就请顾大小姐带话给荣国公,杭某感谢他的帮助,眼下的情况,杭某只能去官府投案。”
琅华想到了前世杭庭之的遭遇。
朝廷将其评价为追名逐利的小人,说他被贬为马政官,仍旧怂恿治下的百姓落草为寇,在真定东边打家劫舍。朝廷为了围剿那些人,花费了三年时间,用了上千兵马,最后那些人仍旧逃去了金国,杭庭之也因此被下了大狱,不久之后就被处死了。
金国起兵攻打大齐,那些逃去金国的百姓已经加入了金军,居然打着为杭庭之复仇的旗号攻城。杭家因此蒙羞,民众上门闹事,杭家人吓得闭门不出,杭庭之的母亲吞金自尽,杭庭之的妹妹被夫家休弃,两个哥哥只好借服丧致仕,就连徐松元的妻子杭氏也不再出去走动,徐家的中馈就落在了徐谨莜身上。
所以她在陆家那么多年,没有再见过杭氏。
现在一看,杭庭之就如同兄长说的,是个光明磊落,铁骨铮铮的汉子,这是装不出来的。
如果杭庭之就这样去了衙门,很有可能会死在那里,这些百姓的冤屈可能就无法伸张,一切就又会回到原来的轨道上,即便她出手资助这些百姓,他们这辈子也会隐姓埋名的生活。
而且杭庭之是打开贪墨案的一把钥匙。
琅华看向杭庭之:“杭大人,现在有机会离开真定,你愿不愿意走?不过如果运气不好,您可能一辈子都会成为朝廷钦犯。运气好的话,您就可以揭发唐彬的贪墨案。”
杭庭之眼睛雪亮:“顾大小姐的意思是?”
顾琅华道:“我们是得胜归京的队伍,手中有通关文书,一路上不会被人盘查,杭大人可以跟随我们一起就可以离开真定。”
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。
离开了真定,说不定还会有翻案的希望。
顾世衡走过来道:“我们要快一些离开,官路上已经有官兵在巡查。”
这就是她担心的事,停留时间一长,肯定会引起唐彬一党的察觉,琅华看向杭庭之:“杭大人,时间不多了,您要马上下决断。”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第二章奉上。。。后面就是京城的事情了。
还有两天就要爆更了,忙的一塌糊涂,要修改面前的,还要写后面的。
就请大家帮我守住书,不要抛弃可怜地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