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祯皇帝要做什么,凡是看到这圣旨的人都是明白,给山东总兵李孟加个杂号将军,以示恩宠,却把先前名不见经传的太监陈敏提拔为山东的镇守中官。一般来说,某地的镇守太监,跟巡抚总督是平起平坐,对属下的军将皆有呼喝号令之权。
也就是说,这道旨意之后,山东总兵李孟就是太监陈敏的下属了,很是简单明白的思路,崇祯皇帝要给山东兵马掺沙子了。
但颜继祖真是想要大笑三声,圣上啊,您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荒唐啊。目前的李孟其势已成,只能是用恩赏笼络,以大义来羁縻,你要动手压制已经是下策,现在你居然是想靠一纸圣旨,一个太监来制约。而且你要制约的话,也最好是想个聪明点的方法,无非是钱粮人事,现在这天下,礼崩乐坏,朝廷的威仪本来就不足了,还指望像以前一样,靠几个钦差就能生杀予夺?左良玉、贺人龙领军的时候,朝廷又不是没有派出过内官监军,结局如何,部队还是牢牢的抓在军将手中。
这圣旨不是提拔陈敏,分明是要害死陈敏。
至于那每人不过几十文的犒赏,颜继祖已经不觉得奇怪了,这样的事情,崇祯皇帝又不是第一次做,长于深宫之中,养于妇人之手,深居九重之内,压根不知道所谓人心,所谓世情。
十月初,山东军济南大营一反常态的喧嚣,前几日,李孟派出了大批使者到各地,召集军兵一万五千,今天大军在城外校场列阵,等待钦差传旨校阅,代圣上劳军。
这次的一万五千兵马,总兵衙门的要求是,一定要以最近入伍的为主。最近扩军,而且山东各军最讲究轮战和以老带新,所以济南老营的新兵数量当真是不少,本来加点老兵也就足够了,这么大动干戈的抽调新兵,也是麻烦,不过各营的千总和把总差不多都能猜到到底是要发生什么。
而下面的小队、队副,以及普通的兵丁则都是兴奋异常,大家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出身,今天居然能见到钦差,那可是天子使臣啊,没想到当兵拼命还有这样的荣耀。
在校场上搭建了大的木台,一队队衣甲鲜明耀武扬威的骑兵围着木台护卫,总兵衙门直接在木台上摆下了香案,全套弄得隆重异常。
山东巡抚颜继祖打听到了旨意的内容,自然是要告知李孟那边,就连一直被圈在院子里的陈敏都是被叫了出来,总不能让京师来的人知道,这功劳赫赫的传旨太监陈敏一直是被软禁着。
钦差莫太监看到陈敏的时候,发现陈敏的眼圈红红的,尚有泪痕,心中不由的感叹,天下虽然纷乱,说到底大明三百年积恩,还是有人忠心耿耿,居然感动的都哭了。
他当然不知道,陈敏知道这个消息之后,当即就是跪在地上连连的磕头,给那个通传的山东亲兵求告道:
“千万请军爷和大帅禀明,这事情,奴才丝毫不知情,和奴才么没有一点的关系,还望大帅不要怪罪,千万不要怪罪,若是奴才有一句假话,就让我被天打雷劈,不得好死……”
那亲兵仅仅是过来传信,也不愿意和陈敏絮叨,拔腿就走,那陈敏动作敏捷,扑上去就保住了那亲兵的大腿,在地上嚎啕大哭,这才让这钦差看到这副模样。
陈敏本来是太监,,从小又是受的最传统的教育,对皇权威严从心理还有些敬畏和迷信。但来到这山东之后,看见山东总兵的行事,那敬畏和迷信早就消失殆尽,现在听到这晴天霹雳一样的诏书,居然是要自己去监李孟的军,要自己去辖制李孟,陈敏前些日子还保留的那一些矜持心防,这一刻瞬间坍塌,心里只是大骂,崇祯皇帝糊涂,要害死自己这样的无辜之人。
今天之所以来到这城外的校场,那是因为亲兵营的人直接是拿刀架在他脖子上,逼他过来的。
按说同为内监,见面之后总要先招呼客气一下,可战战兢兢的陈敏一心观察李孟等人的神色,跟钦差莫太监仅仅是打个招呼,这倒是让莫太监颇为的火大,心想你个陈敏成了镇守中官,虽然尊贵,可你前段日子品级还不如咱家,今日骤达,居然这般的目中无人,咱家回去一定要在各位内相面前给你上点眼药。
李孟对这圣旨上的内容无可无不可,只是要在这件事情借借力罢了,他和莫太监见礼之后,也就淡然的站在一边。
胶州营受阅领赏的一万五千名士兵,在一干人等走上木台的时候,就开始鱼贯的进入校场,列队台下。虽然心情激动,部队也不是按照原有建制调动来的,但是入伍以来的训练,还有挨的那些军棍,还是发挥了作用,这些新兵步伐整齐,列队丝毫不乱。李孟看来只是觉得手下们练兵还算尽心,却不成想那莫太监却是看的呆了,心中有喜有忧,喜的是这李总兵挖地皮的本领原来如此了得,居然在山东这么个破地方养了这许多的家丁,看来宦囊一定丰厚的紧,,看来自己这次传旨,好处有的拿了;忧的是,这李镇东,兵马如此雄壮,比那左平贼都不遑多让,要是跟左平贼一样飞扬跋扈,威福自用,那自己得放低点姿态,免得惹毛了他。
看着一切都已经是完备,就有人压低声音和钦差建议说,现在时辰正好,最好尽快宣旨颁赏。莫太监被这木台下的严整军阵震撼的不轻,原本就很忐忑的心情,变得更加的担心,听到说宣旨颁赏,连忙的答应了下来,看这山东兵马森然的模样,实在是让人不舒服。
一边有人唱礼,一边山东的文武百官都是跪了下去,校场上的士卒们本来也是要跪的,不过一来这些人太多,让他们都跪下,莫太监总觉得没这个胆量,二来木台比地面本就高许多,也就马虎过去了。
传旨的莫太监展开圣旨,尖利着嗓音大声的宣读,每说一句,还是和从前的规矩,下面的亲兵护卫,都是扯着嗓子把每一句话复述出去,由近及远,每段距离都布置着喊话的人。
在接旨之前,总要三呼万岁,这时候,校场上的气氛山呼海啸,极为的高涨,被李孟征召来当兵的这些士卒,都是农户出身,若不是当兵,甚至是连七八品的小官都未必能见到。
可今日,却能见到从前只是在戏文和评书里面出现的钦差,那种打扮的太监,在那里捧着圣旨宣读,实实在在的就在自己眼前。
朝廷眼中有我们,派钦差来褒奖我们,每个营的队伍中,除却把总和千总面无表情的看这眼前的这一切,下面的兵丁和小军官都是心潮澎湃,一腔忠君报国的心思越发的强烈,恨不得此时鞑虏流贼就在校场之外,除去这就决一死战,尽忠报国。
“…….左都督、山东总兵李孟,剿贼平乱有功,加镇东将军号,挂印佩剑……”
圣旨的宣读这句话一说完,下面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“大将军威武”,下面的各营都是跟着应合,每名士兵都是红着脸,大声的喊着“大将军威武”,在这场中的每一名武人都是李孟的嫡系。
不管方才有什么忠心爱国的念头,对李孟的崇拜和忠心也是实实在在的,李孟的光荣就是他们的光荣,李孟已经是镇东将军,挂印带剑的大将军,今后胶州营和山东兵马也会跟着步步高升。
眼下的胶州营,从书办、主簿到武将、士卒,甚至是商行的伙计,都是有种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的心态,胶州营在,每个人的幸福,或许仅仅是温饱的生活就能持续,如果胶州营不在,那么一切都不复存在。
莫太监宣读完那句话之后,发现自己话语自己都听不到了,下面的军兵大声的呼喊声淹没了一切,这种兴高采烈,群情激奋的场面,莫太监还是第一次看到,心中也是觉得跟着很兴奋,自然不会去做什么扫兴的事情,含笑看着眼前这一切,等士兵们消停下来。
不过在木台上的人神色却各不相同,胶州营在老营的高级武官都是李孟带出来的军将,对大明的军制,特别是总兵再往上如何封赏,都是不太明白,对他们来说,自家大帅加了个镇东将军的名号,总归是好事,值得高兴,戏文里面那些名将,也都是有个什么将军号的嘛。
但在台上的文官,除却山东巡抚颜继祖和已经知道旨意内容的人之外,其余的人都是变了脸色,那些李孟系统的官员更是不愉,有几名脸上更是出现了怒色,杂号将军在蓟辽之地,湖广周围已经根本不值钱,只要是稍有军功,或者是飞扬跋扈一些,就有个将军的名号给过去。
可李孟这样的大功,按照众人的估计,最次最次也应该像左良玉一样,有个“平”字的将军号,也就是大明的正印将军。
谁想到朝廷居然这样的凉薄,众人心中虽然不忿,可也知道,这毕竟是朝廷的钦差,不好有什么越界的行为,特别是看李孟神色如常,众人不敢造次。
欢呼了一阵,李孟举起了手,木台下的各营迅速的安静下去,莫太监这才是清清嗓子,又开口宣旨道:
“…….陈敏,功勋卓著……升为山东监军镇守……督促诸军……”
一听到这个旨意,台上的反应已经是哗然,台下的士兵们更是惊讶,在各营中有那“有心人”开始小声的解释,说这镇守中官,可是负责监视、管领咱们大帅的。
到底是什么人,居然能在我们大帅的上头,而且这陈敏是谁,下面的兵丁连听都没有听到过。
不管是太监到底有好有坏,但在民间的印象里面,凡是太监,就一定没有好人,肯定是祸害忠良的奸佞之徒。
莫太监说完之后,本就没有指望下面会有什么反应,但这个任命说出来后,最起码新任的山东监军陈敏要领旨谢恩,可一直没有听见回应,莫太监脸色禁不住沉了下来,心想,虽然是升官,也不能这样的跋扈无礼,圣上的恩典,你作为天子内臣,居然连句谢也没有吗?
跪在地上的文武官员也不吭声,谁也不去理会陈敏是不是接旨谢恩,莫太监忍不住抬眼望去,却看见跪在第一排的太监陈敏,浑身颤抖的好像是筛糠一般,两只手臂拼命的撑着,好像是想要抬头,但却好像是头部有千斤重,根本抬不起来。
而跪在后面的山东文武官员,各个神色古怪,有的人直接是直起身来,朝前张望,来看这陈敏的热闹。
这山东到底还有没有规矩体面,官员怎么都这个模样,这是宣读圣旨的场合,怎么众人一点庄重也没有,莫太监皱眉刚要呵斥,却听见校场上的嗡嗡鼓噪的声音越来越大,莫太监心中一凛,到嘴边的话就没有出口。
跪在那里的山东总兵李孟,一直是不动声色,听着上面一直没有动静,也有些奇怪,抬头一看顿时是明白过来究竟,伸手拍了一下身边的陈敏,颤抖不停的陈敏身体好像是被雷击般,差点就瘫倒在木台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