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无声:“上推下切与平行,上推的催眠语言模式,下切的澄清语言模式,余下就是平行了,平行的在NLP叫隐喻故事。有简单的隐喻,也有长长的故事。都归属于隐喻故事。”
温小富:“隐喻是不是就是打比方?”
夜无声:“还是有一些差别的,主要在目的,我们先来说一下基本概念:
本体--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。
喻体--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。
例如:棉花像雪一样白,棉花就是本体,雪就是喻体。这是一个明喻,本体和喻体都会出现,而NLP中的隐喻一般会隐藏了本体(小注:文学的隐喻是会出现本体的)明喻的目的,一般是为了把抽象的具体化,把深奥的浅显化,一般都出现本体。而NLP的隐喻,【目的】是为了绕过意识的防卫,而直接对潜意识输入,一般不会出现本体。这是NLP中隐喻要取得的效果,与文学中的不太一样,文学中的隐喻的目的同明喻。由上面的可知,NLP中的隐喻和文学中常用的明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,不要误以为隐喻就是明喻,若是说差不多的话,NLP中的隐喻倒是最像文学中的‘借喻’。
看个例子:
外面天气真好啊,风儿轻轻地吹,蝴蝶在飞舞,小鸟在唱歌……
这是一个让你心情变好的隐喻,但这句话里是不会提到你(本体)的。看喜剧笑话也是同理,会让人开心,但是没有提到你。如果用明喻则是:你的心情像外面的天气一样,像小鸟一样高兴……,这样的话,心情本来就不好,意识层直接就给你挡住了,我心情本来就不好啊,你这是说什么话。
再如:在哄孩子睡觉的时候,你说:睡吧,赶快睡吧,宝贝……可能没啥用。你可以用缓慢柔和的语调和他讲:宝贝,天黑了,小动物都乖乖地躺下睡觉了,小猪睡着了,小猫睡着了,小鸟也睡着了……
这是隐喻最简单的应用,再复杂一点就是故事,因为故事就是最好的隐喻,所以,隐喻有时会直接称为隐喻故事,知道我们课程中为啥经常讲故事了吧,故事是最好的隐喻嘛。比如小学语文课本,里面也有一个又一个小故事,来,我们复习一下小学的《小猫钓鱼》: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一天早上,猫妈妈带着小猫到小河边钓鱼。一只蜻蜓飞来了。小猫看了真喜欢,放下鱼竿就去捉蜻蜓。蜻蜓飞走了,小猫空着手回到河边。一看,猫妈妈钓了一条大鱼。一只蝴蝶飞来了。小猫看了真喜欢,放下鱼竿,就去捉蝴蝶。蝴蝶飞走了。小猫空着手回到河边一看,猫妈妈又钓了一条大鱼。
小猫说:“真气人,我怎么一条小鱼也钓不着?”猫妈妈说:“钓鱼要一心一意,不能三心二意。”于是,小猫开始一心一意地钓鱼。蜻蜓飞来了,蝴蝶也飞来了,小猫就像没看见一样,一步也没走开。不一会儿,小猫钓到了一条大鱼,高兴地喊了起来:“我钓到大鱼啦!”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小学学的这个《小猫钓鱼》,就告诉我们做事不要三心二意。
经典里面同样有很多的故事,大师一般也都是隐喻故事高手。例如,耶稣在《圣经》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:有一个撒种的人出去撒种,有些种子撒在路旁,就被行人践踏,飞鸟吃了,没有成长机会;有些撒在盘石上,虽然得以发芽,但是,太阳出来一晒就枯萎了;有些撒在荆棘里,荆棘长得既快又密,把它给挤住了;有些种子撒在好土里,生长起来,结实百倍。
像上面这个不仅有宗教意义,如果把这个隐喻和‘领导’、‘人才培育’、‘学习’…联想在一起,是不是也一样很有启发性?隐喻的影响有时是多方面的。一个隐喻,不同的人看了可能有不同的启发,比单纯的讲道理更容易让人接受。家长如果想用故事来教育孩子请注意一下,给小朋友讲故事的话,讲完就行,就不要画蛇添足,再加上解说了。因为故事本身就行了,你一解说,可能就成明喻了,会起阻抗。而故事的多重寓义可能让你一解释就限制在一个意思里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