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一章
季衡听了如此大的事情,并没有慌乱,很快恢复了镇定,看着季大人道,“父亲,您的意思是,皇上在宫里安危不能得到保证?赵家有意和吴王联姻,太后是想放弃皇上了?”
季大人摇了摇头,依然一副深沉表情,说道,“太后的意思,真不好揣测。现在李阁老势大,朝中事务几乎全是李阁老说了算,太后想引入吴王来和李阁老抗衡,争取自己的地位,只是,吴王可不是一只软脚虾,而是一匹狼,赵家根本制约不住吴王。太后身居深宫,根本不知道吴王的厉害之处,所以才想与虎谋皮。”
季衡深深忧虑起来,想了一阵后,说,“父亲,那你们是希望我做什么?”
季大人道,“倒不需要你做什么,你去让皇上自己多多注意自己的安危,也就是了。”
季衡点点头,又说,“太后是个十分聪明的人,赵家既然和吴王联姻,引入吴王的势力来敲打李阁老,那么,他们就不该完全不知道吴王是不受他们制约的,而能够制约吴王的,其实是皇上,只要皇上安在,吴王就不敢太过分,吴王想要上京,那也是名不正言不顺,要是敢出兵,就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。所以,太后和赵家会明白要将皇上保护好才是首要的。如若皇上在宫里不安全,要防的恐怕不是太后,而是吴王在宫里安排的人。”
季大人一向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十分聪明,但见他将事情看得如此清楚,倒是更对他刮目相看了,连张先生都特意抬头看了季衡好几眼。
季大人说,“你说的这个,很有道理。只是,吴王将女儿嫁给了赵家,到时候护送郡主上京的,据说会有他的两个儿子,这么三个人送到赵家来,吴王分明是让他们来做人质,以显诚意,让赵家放心的。我们是旁观者明,就不知道赵家是不是当局者迷,看不透吴王的狠,所以太后一定会保住皇上,也是不能肯定的。”
季衡深思起来,京城这滩浑水,恐怕会被越搅越混了。
季衡说道,“父亲,我会去同皇上说一说的。”
季大人道,“你也不必说太多,就是将这个局势让皇上明白就是了。不然皇上什么也不明白,被瞒在鼓里,臣子们也会很担心。”
季衡起身对季大人行了一礼,“儿子明白的。”
季大人看来和张先生还有话说,季衡也就告退了。
从前院回后院的路上,季衡看着已经暗下来的天空,在心里叹了口气。
季大人的意思,季衡哪里会不明白。
让皇上知道危险要注意自保是一回事,另一件事,就是通过季衡的嘴,让皇帝知道,季大人无时无刻不在担心着皇上的安危,并且在想办法为皇帝谋划,是要让皇帝知道且记住他季道恭出的力。
季衡不傻,看季大人如此想在皇上跟前献上自己的忠诚,让他知道自己的功劳,那么,至少说明了两件事,第一件,是皇帝的确了得,季大人十分看好皇上能够亲政拿回权利,皇帝年龄大了,亲政在即,要不在这个时候多创下功劳,以后恐怕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;第二件,就是到这个时期,不少大臣心里的那杆称,恐怕都已经选择了要向哪边倒,投向皇帝的人,恐怕已经很多了。而且这些人出的功劳,大约是已经上大天听,皇上都看在眼里,且感恩的,对季大人来说,就是竞争争强了,他不得不担心自己会被皇上忘到一边去。所以希望季衡能够在皇帝跟前透露自己在不断为他鞠躬尽瘁。
做官做官,有能力且做出实质绩效来很重要,让上面的人知道自己做了事也很重要。
季衡哪里不懂呢。
季衡如此想着,人已经走回了正房。
许氏经常是上午就会将家里和铺子上田庄上的各种事情处理好,到下午季衡放学回来,许氏这正院里就很少有外面管事妈妈们的身影了,正好清静。
季衡进了正房堂屋,正好听到许氏和张诩在次间里说话,“留下用了晚膳再走吧。”
张诩却道,“母亲留儿子下来,我是不敢推辞的,但我还想再上前院去和泰山大人说说事情,对母亲的好意,只能心领了,下次儿子再来探望母亲。”
许氏就叹道,“本来住得算近,大姐儿嫁过去了,也很少回娘家来,你也很少来看看。”
张诩赶紧告罪说,“我是学业忙,清婉是要在家里帮着做事,我回家,一定说说清婉,让她多回家看望母亲您。”
许氏笑笑,道,“你还要忙着去找老爷说话,那就去吧。”
张诩赶紧告退,季衡已经进次间来了,和张诩打了个照面,他就说,“父亲那里闲下来了,你还没走,就快过去吧。”
张诩笑着和他说了两句,就赶紧离开了。
季衡看得出来,张诩对许氏并不是很亲近,虽然许氏是他的岳母,但是许氏并不是大姐儿季清婉的生母,生母三姨娘又经常往张家跑,和张家的关系亲密,这是大姐儿很少回娘家的原因,当然,许氏对这些庶女并不是很上心,很少邀请大姐儿回来,也是主要原因。
许氏看季衡进来,就从椅子上起了身,过来拉住他,问,“你父亲叫你去做什么,饿了没有,让上晚膳,开始吃饭吧。”
季衡说,“没什么事,父亲就是关心我两句而已。”
许氏现在对这些是很敏感的,因为璎哥儿出生了,季大人对季衡没有了以前那么好。
许氏说,“他也有好长时间没来我这里了,我都怕他连你也要忘了。”
季衡赶紧安慰她,说,“最近是朝中事情多,父亲在忙,他知道母亲你的辛苦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