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从安全管理来说,并不是说只要符合国家法律标准就可以的。真正的安全生产,是要每一位员工都打从内心深处对生命有所敬畏,对安全视若生命才能实现。这只是理想状态罢了,也是追求的目标。一个人,一个部门是做不好整个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的。需要车间、部门的安全管理人员们和车间主任、部门经理们都参与到安全管理中去,切实务实的进行安全管理才能做好。
安全是企业的生命,生产只有在安全状态下进行才是有意义的,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。安全是许可,是身份证。
安全管理首先是要有制度,且是要适用于企业的实际的。现在没有安全制度的企业没有,但是真正照章执行的确实没有多少,这里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居多,像是人家大型国企,例外的就很少了。考虑的问题不一样,自然管理的侧重点就不一样了。
国企总归是国家的钱纳税人的钱,养育着一方政府和一方民众,不是万不得已又有几个关停的。中小企业(私企)就不一样了,老板和股东们自己出钱,想的是如何挣更多的钱,又省下一部分钱。员工也不是铁饭碗,流动性也大,管得严了都辞职不干,管的松了企业也许就会玩儿完。这就要看老板什么态度了,没有几个老板想着企业关门儿的,但是牵扯到诸多因素安全管理做好的确实也是不太多。大多数也是看起来很美,其实运行着也是挺艰难的。不是投入不够大,是涉及裙带关系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的集合牵绊所致。这不是立马能解决的,管理人员也不要想着换一个企业就好了。这是普遍性的现象,到哪里也是一样,做好自己是第一位的。换也只是换到相对管理阻力小的地方而已,真正实现理想状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,这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。人员素质有了总体大步的提高才能实现,管理人员只要认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,积累更多的经验和知识能给企业带来长期稳定的安全保障,才能使老板们对安全管理倾注更多的精力。老板只有在看到安全才生长期效益才会加大关注和投入,当然也不能说他不重视,只是相对于生产,安全还是相对要关注度差一些。
再者来说,制度制定后。各车间部门能照章办事,各负其责,老板也就不必操过多的心了。老板是要做决策的人,管理还是中层领导的事,当然老板也得舍得放权。没有权利,没办法做好管理。没有考核权限,或是权重很小,人家不惧怕你自然不会听你的,管理也就不能顺畅的进行。权责相当责罚分明才能使人尽其责,也才能做好管理。
2014.9.24海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