练剑之人,要么有坚毅不拔的性子,要么有股子侠气撑着,别的终究难有所成。
我这师兄,有个好儿子。
现在虽是璞玉,仔细雕琢之后未必就比那些个从小悉心培养的差了。
最佳打磨根骨的时候过了,同样未必就不能用天才地宝弥补回来。
眼见离前头曾住过十来年的山洞也只有几里路程,剑无争跳下所在巨石继续赶路。
后头蒋宝蟾暗暗叹息一声,提起沉重的双腿继续跟上。
京师里,冷冽的寒风裹挟着大雪,纷纷扬扬撒了一地。
紧挨着宫墙的一座大院中,充满了肃杀的气息。近二百名少年郎,正聚集在这院落中习武,所有人动作整齐划一,拳法刀法一板一眼,如同一个模子里铸造出来的人偶。
从大明建国伊始,大明京城禁卫军所辖卫所四十八处,到如今更迭为十二亲军卫。这院中的少年郎走了一批又一批,也来了一批又一批。
有人顺利从这院中走出去,入了军职,从此一生与十二亲军卫挂钩。大多则中途或因这事那事牵连,最终尸骨无存。
在这里,没人会记得他们的名字,他们也不配拥有名字。有的只是依据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排下的座次。至于那些排不上座次的,统称末流。
多年以来,这院落中出去了三位指挥使,数十位百户千户,可以说,掌握了这个院落,就掌握了大明朝亲卫军一大半的军力。
如此一来,洪武皇帝自然不会将这些少年交予哪些固定的人教导,以防成尾大不掉之势。
所以教导他们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,始终不曾换过的,只有那个太祖皇帝下令一手建立了这个小院的人。
他们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,只知道,所有人都称他为杨先生。
今日,一年也不会出现几次的杨先生,一身黑色劲装,戴着他那硕大的墨玉扳指,罕见的挂着笑容,领着一名身着锦服的公子观看他们练武。
众人自然不敢懈怠,全力施展之下,拳风虎虎,刀锋寒寒。
那锦衣公子逐渐露出满意的笑容,点头示意他身旁的女娃:“赏”